当前位置: 首页 /

警惕假冒银行卡骗局!这些套路要注意

近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假冒银行卡骗局,以“消费扶贫”“养老补贴”为幌子,诱骗消费者财产。为此,北京金融监管局发布消费者风险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严防假冒银行卡诈骗。

收到所谓“精准扶贫银行卡”,老人险被骗

近日,北京一名70岁老人持一张印有“XX银行”“精准扶贫”标识的银行卡,前往银行柜台查询所谓的“400余万元余额”。银行工作人员核查后发现,该卡为假卡,老人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经询问得知,老人前几天收到一个陌生快递,里面有一张“银行卡”并附有咨询电话。老人拨通电话后,对方声称这是“养老补贴专用卡”,可领取大额补贴,随后引导老人下载某APP。该APP中显示了卡内所谓的“400万余元”余额及“金条、空调”等“赠品”,以此博取老人信任。接着,对方以“制卡费”“保费”等名义,诱骗老人支付1000余元,并套取了老人及其家人的个人信息。尚未意识到被骗的老人,第二天前往银行打算取出“补贴金”,经银行柜员耐心劝导,才意识到这张所谓的“消费扶贫爱心卡”完全是一场骗局。

假冒银行卡骗局五大套路

套路一:假冒银行制造混淆

盗用正规银行字号及品牌标识,采用相近配色方案,试图以假乱真,并在假银行卡上印制虚假“官方客服”电话,为后续诈骗创造条件。

套路二:高额补贴利益引诱

邮寄或散发假银行卡,谎称“消费扶贫爱心卡”“养老补贴专用卡”等,宣称持有该卡可领取高额补贴或享受特殊待遇。

套路三:虚假平台制造陷阱

利用虚假APP、网站或客服电话,展示卡内“高额余额”或谎称寄送“贵重赠品”,引诱消费者上当受骗。

套路四:巧立名目骗取钱财

以激活账户为借口,收取“制卡费”“手续费”“保证金”等,骗取钱财。

套路五:套取客户个人信息

不法分子在行骗过程中大肆套取受害者及家人个人信息,为后续诈骗或其他不法活动创造条件。

如何防范?安全提示!

认准官方渠道:正规银行卡需本人到银行办理,陌生邮寄的“专用卡”多为假卡。

坚决不付不明费用:凡是让先交钱才能用的“银行卡”,必定是诈骗。

及时核实报警:遇可疑卡片,请立即向银行核实或拨打110报警。

莫贪小利:任何声称“无需审核即可获得高额补贴”的说法基本是诈骗,务必保持清醒,不贪图小利。

严防信息泄露:不轻易将身份证等个人证件原件及复印件交予他人代办业务。不扫描不明二维码、不点击可疑链接、不下载不明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