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2023年2月7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的主要部分,收录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文中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重要论述,对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根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牢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接续奋斗,经过艰辛探索才得出来的成功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深刻感悟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发生的伟大变革中,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而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就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加强学习、研究、宣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凝心聚力,接续奋斗,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增强发展的动能和韧性,同时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进而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辉煌。
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到现在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畅通无阻的,也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变为成功实践,把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在新征程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通过守正创新,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同时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从而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2BKS07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