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4年10月29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讲话的主要部分,收录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文中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守正才能保证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只有持续创新才能更好地守正。”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守正创新重大原则的具体内容和实践遵循。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宪法明确赋予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取得,无一不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的,例如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改革开放引领经济腾飞、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以及科技创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当今时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甚嚣尘上,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经济结构调整需应对转型升级挑战、科技创新突破面临核心技术攻关瓶颈、社会治理创新要求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显得尤为重要,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国家战略目标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效协调各方资源应对内外风险。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党不断提升自身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通过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使党能够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引领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定不移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原则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阶段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确保党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深刻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党在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科学回应时代挑战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拓展马克思主义新视野。从毛泽东思想的开创性贡献,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发展,每一次理论飞跃都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实践,紧密契合时代背景、深刻扎根中国大地、充分汲取社会实践的智慧结晶。这些理论成果环环相扣、一脉相承,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构筑了坚实的理论支撑。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引领我们破除思想桎梏,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引领了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历史性成就,彰显了我们党在理论自信上的坚定立场,即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并结合时代特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我们才能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行稳致远,为人类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走出了一条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精准发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引领我们不断迈向新的辉煌。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已经形成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在内的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通过广泛的民主参与机制,人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参与到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中。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推动解决国家治理中事关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民主的新要求新期盼。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才能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及其成效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