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食用油的保质期 18 个月,就能吃 18 个月吗?

很多家庭的食用油,往往一买就是一桶,吃个半年一年都没完。但食用油开盖后的保存期限,其实比大家想象中短得多。

瓶身保质期≠开封后保存期

食用油瓶身上写的 18 个月保质期,其实并不是大家想象的“自生产日期起 18 个月内都可以食用”那么简单。

根据《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的定义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也就是说食用油自生产之日开始 18 个月内,可在市面上售卖,在这个期限内可保持品质,过了这个期限,就算“过期”了,不能在市面上售卖,品质也不能保证。食用油开盖前按条件贮存能存 18 个月,那么开盖后存多久呢?

依照食用油的特性来看,很可能并不会有 18 个月那么久。

油脂本身在室温下便能和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反应,密封起来隔绝空气有利于延缓氧化速度。但我们日常使用食用油,需要每天数次从油瓶里倒出一定量的油,空气不可避免会进入油瓶,加速食用油的氧化酸败。

除此之外,光线和贮存温度也会影响油的氧化速度。

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光线(包括阳光和灯光),只要存在,都能触发光氧化作用;温度每提高 10°C,油脂的氧化速度会加快一倍。如果食用油平时放在窗台边而非橱柜里、靠近灶台而非阴凉处,那其氧化酸败的速度通常会更快。

食用油变质有什么影响

食用油的氧化产物会对食用油的风味、色泽以及组织产生不良影响,破坏其营养品质,缩短使用期限,还会让油散发出一股又苦又麻、刺鼻难闻的“哈喇味”。

部分研究还表明,长期食用酸败的食用油,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例如,增加心脑血管病、人体衰老、癌症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虽然现实中这种情况极少,但吃坏掉的油难免要承担额外的健康风险,提醒大家一定引起重视,不要给孩子吃到变质的油。

那么,具体能保存多久?

这个问题比较伤脑筋,不能一概而论。

2011 年国内一项研究曾从不同家庭取油样测定其氧化酸败情况,结果发现:

· 开封两个月之后,未添加抗氧化剂的大豆油、葵花籽油氧化值已远远超过了国标规定的标准值,已经不能吃了;

· 未添加抗氧化剂的花生油、玉米油虽然未超过国标,但也相当接近了,最多再吃一个月;

· 添加了抗氧化剂 TBHQ 的菜籽油、调和油开封 2 个月后氧化值只增加了少许,大概率还能再吃几个月。


图源:瓶装食用油反复开封氧化酸败的研究

这里面涉及两个重要知识点:是否添加抗氧化剂,以及油的品种。

由如上实验可知,如果未添加抗氧化剂,食用油的过氧化值在开封 2 个月后一般都会临近、达到或超过国标的上限值。所以,为了延缓氧化速度,市售食用油通常会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

食用油常用的合成抗氧化剂有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合成维生素 E 和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等;常用的天然抗氧化剂有天然维生素 E、茶多酚、竹叶抗氧化物和迷迭香提取物等。

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抗氧化剂的含量越多,氧化稳定性越强。如果不放心,可以在购买时留意食用油配料表中是否有抗氧化剂(或者直接问客服)。

另一方面,油的品种也会影响食用油的保存期限。研究表明,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亚油酸)的植物油,氧化的速度通常更快。

例如亚麻籽油、紫苏油,这两种油相比其他含亚麻酸较少的油(如菜籽油),氧化稳定性就会弱一些。核桃油虽然亚麻酸含量相对没那么高,但亚油酸含量较高,所以氧化稳定性也弱。此外,有些油本身天然含有抗氧化成分,如菜籽油含维生素 E、芝麻油含芝麻酚等,氧化稳定性会强一些。

根据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和检验局网站相关数据,部分植物油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保存期限如下(参考值):


注意以上只是参考值,实际情况中,食用油的氧化酸败程度受光、热、氧、水、微生物甚至是金属离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和取用频率息息相关,真实的保存期限长于或短于表格参考值都是有可能的。

建议大家在开封之日起就在瓶身贴上标签纸,注明开瓶时间,然后按瓶身说明妥善保存。

一般来说,食用油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密封保存更好,放在冰箱里虽然能延缓氧化速度,但可能会导致食用油凝固出现结晶,取用不太方便。

除此之外,建议每次容量尽量往小了买,短时间内用完再买新的,这样不容易造成浪费。

如果已经买了大桶的,也别太担心,多多留意油的性状、气味有无改变。一般市售食用油会添加抗氧化剂,保存得当的话撑几个月还是没啥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