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已有多人上当!全市家长,警惕招生诈骗→

“可以办到但是要给钱”“可以解决孩子转学,但必须当天交钱”“自称有关系”……随着招生季的到来,个别不法分子把招生入学当作敛财手段,通过虚假宣传、捏造不实信息,自称“有关系的业内人士”打着“有指标”“有名额”的幌子,收取高额中介费、介绍费、人情费等,用承诺入学等虚假宣传进行诈骗。其实,这些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局。下面梳理了部分招生诈骗警示案例,希望广大家长和学生高度警惕,严防各类招生诈骗陷阱,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1:所谓的“关系人”根本没有关系

2024年10月11日,犯罪嫌疑人刘某(女,41岁)到属地派出所自述称:2024年初刘某在成都市锦江区家中经朋友介绍认识贾某(女,40岁),为了让其小孩带学籍进入某中学读书,收取贾某费用26万元。刘某在收到钱后联系“谢哥”帮忙并给“谢哥”转了5万元定金,后“谢哥”称办不了此事,退还5万元给刘某。刘某再次找“关系人”帮忙未果,贾某在知道这个情况后进行摇号入学,但是没有摇中。2024年7月底,刘某再次托“关系人”帮忙,“关系人”不愿意帮忙。2024年9月,刘某分两次退还6万元给贾某,还差20万元未支付。目前,该案已由公安机关破获,相关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打击处理。

案例2:虚构人设博取信任,只为让你深陷骗局

2024年1月12日,朱某到派出所报案称:2023年4月,因小孩转学问题认识一蒋姓男子,朱某对其表达想让小孩转学到成都市某小学读书,对方称可以办到但是要给钱,双方达成一致,并约定4月18日许在金牛区蜀光路见面。当天,一名叫“王某”的男子出现,并称是某集团负责教育方面的“老大”,可以解决孩子转学方面的事情,但是必须当天交钱。朱某按照对方要求交了一半的钱(13万元)给对方后,4月23日王某称需要再补4万元。朱某给对方转账以后,对方于5月11日称孩子确定入学了,让其转账剩下的学费、伙食费用22050元。朱某转账后,7月14日蒋姓男子给其手机发了一张图片,上面显示其孩子已被录取,过了一周后朱某联系王某,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脱,朱某觉得被骗,于是报警,期间对方退款10万元,共计损失92050元人民币。目前,该案已由公安机关破获,相关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打击处理。

案例3:交钱容易“退钱难”

2024年12月,被害人龚某某(女,39岁)到属地派出所报案称:2024年3月,其托朋友找关系办理小孩读书问题,在朋友引荐下认识王某某,称其可以办理小孩入学问题。6月10日,双方在青羊区贝森路见面,谈好事项后,龚某某通过微信转账2万元给对方。后对方一直未办成小孩入学事宜,后王某某以还需缴纳费用为由向龚某某要钱,龚某某认为被骗,遂未转账,并让对方退钱。王某某一直未退钱,遂报案,损失价值2万元。目前,该案已由公安机关破获,相关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打击处理。

案例4:虚假承诺注定不会有结果

2024年4月15日,成都市高新区福年广场某店铺里面,刘某某认识了一个自称叫陈某佳的女子,对方自称其有关系,可以帮刘某某的孩子安排到双流某中学去读书。刘某某答应之后,在4月26日、27日各转了1万元到陈某佳的银行卡上,对方声称在5月20日左右肯定就能收到学校的录取信息,但是刘一直没有收到录取信息,怀疑被骗于是报警。目前,该案已由公安机关破获,相关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打击处理。

6月27日,市教育局、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了招生入学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对抖音账号“成都升学**”、视频号“成都初升高**”、小红书账号“成都校灵通**”等自媒体进行了普法宣传和谈话提醒,并针对已经收集到的实名投诉举报线索进行分类移交,指导属地教育、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调查,后续将根据调查处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广大家长朋友们,获取招生入学信息请认准官方渠道,警惕资金交易,防止招生骗局。若发现招生诈骗线索或疑似违规行为,请随手录屏、录音或截图,并通过以下招生入学监督投诉二维码进行实名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