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播网络谣言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近期全国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

网络上造谣传谣的行为会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呢?

根据谣言的内容和造成的影响,相关案件可能涉及刑事类处罚或治安类处罚。

刑事类

1、【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款中规定,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解释

违反以上罪名的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故意,并且其行为造成严重的扰乱社会秩序的后果。比如: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

影响航空器、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

致使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厂矿企业等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活动中断的;

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区居民区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致使公安、武警、消防、卫生检疫等职能部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

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3、【侮辱罪】【诽谤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侮辱罪、诽谤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告诉的才处理”是指某些犯罪行为须由被害人向法院告诉,法院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原则。

解释

侮辱、诽谤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不但要求捏造事实而且还要通过口头、报刊、书信、互联网等方式进行传播。

侮辱、诽谤案件一般属于自诉案件,应当由公民个人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对于因侮辱、诽谤行为导致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因侮辱、诽谤外交使节、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人员,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或因侮辱、诽谤行为给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其他情形,以侮辱罪、诽谤罪立案侦查,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治安类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第三项规定,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解释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以及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照上述条文进行处罚。

网警提示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请广大网民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理性发言,不编造传播谣言,也不转发扩散未经证实的消息,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对网上编造、传播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警方将坚决依法查处。